您的位置:首页 > 资质荣誉 > 子栏目2

子栏目2

能源局介绍《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4-07-24 04:31:20    来源:欧宝体育官网在线

  国家能源局于11月7日上午10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和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介绍和解读《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图为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法改司司长梁昌新主持新闻发布会。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 法改司司长 梁昌新]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法改司司长梁昌新。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是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重要依据。今天,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规划内容,我们邀请了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先生和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先生参加新闻发布会,将向大家介绍和解读电力规划,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下面,请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介绍《规划》的总体情况。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 韩水]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特别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首先,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并衷心感谢大家多年来对电力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情况。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及依据。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规模迈上了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就,节能减排达到了新水平,装备技术创新取得了新突破,电力国际合作拓展了新局面,体制改革开启了新篇章。截至2015年年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69万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5.3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亿千伏安。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9.4%提高到2015年的12%,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电力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进入“十三五”,电力工业面临供应宽松常态化、电源结构清洁化、电力系统智能化、电力发展国际化、体制机制市场化等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订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其内容涵盖水电、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重点阐述“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战略性和导向性的思路和办法,对于发展指标尽可能予以量化,对于发展目标给予清晰明确的描述,《规划》是“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依据,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同时,分年度对规划执行情况做梳理、微调。

  二、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的策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着力调整电力结构,着力优化电源布局,着力升级配电网,着力增强系统调节能力,着力提高电力系统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调整优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惠及广大电力用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根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清洁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布局、安全发展,智能高效、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保障民生、共享发展”。

  三、电力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

  1、供应能力方面。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2、电源结构方面。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电源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在坚持生态优先和移民妥善安置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坚持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严控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

  第二,全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有序开发风电光电。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按照存量优先的原则,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

  第三,安全发展核电,推进沿海核电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建设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

  第四,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大力推进分布式气电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国气电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热电冷多联供1500万千瓦。

  第五,加快煤电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促进清洁有序发展。严控煤电规划建设。合理控制煤电基地建设进度,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热电联产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积极促进煤电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此外,《规划》将鼓励多元化能源利用,因地制宜试点示范。

  3、电网发展方面。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合理地布局能源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电网主网架逐步优化,省间联络线逐步加强。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严控电网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亿千伏安。

  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

  4、综合调节能力方面。加强系统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从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十三五”期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新增约1700万千瓦,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热电联产机组和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8600万千瓦左右。

  5、节能减排方面。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电网综合线、民生用电保障方面。“十三五”期间将立足大气污染防治,以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为抓手,逐步的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推进集中供热,逐步替代燃煤小锅炉,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能源就近高效利用。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需要强调的是:“十三五”期间,将利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契机,全面解决农村电网户均供电容量低、安全风险隐患多、“低电压”等问题,尤其是乡村及偏远地区供电薄弱问题。同时,实施好光伏扶贫政策,建立长期可靠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和扶贫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切实实现“精准扶贫、有效扶贫”。另外,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特点,鼓励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贫穷的地方建设电力项目,并将贫穷的地方的电力项目优先纳入电力规划。

  7、科技装备发展方面。应用推广一批相对成熟、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试验示范一批有一定积累,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适用技术,进一步验证技术路线和经济性。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限的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热情参加自主创新。《规划》中对大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光伏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海上智能风电机组推广应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多端柔性直流等研发技术应用均有部署。

  8、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组建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建立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规则,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深入推动简政放权。一是核定输配电价。2017年底前,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二是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技术上的支持系统,积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交易市场,研究风险对冲机制。三是组建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四是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2020年前逐步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五是全方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之间的竞争主体培育工作。

  此外,在规划中对“十三五”期间,将坚持开放包容、分类施策、合作共赢原则,充分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推进电力装备、技术、标准和工程服务国际合作也作了部署。关于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规划》中已有详细表述,并通过专栏形式予以明晰,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四、规划实施。《规划》要求,各省(区、市)要将《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列入本地区能源发展规划和电力发展专项规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进度安排和目标考核机制,精心组织实施。各电力企业要充分的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有序推进规划项目前期论证,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各位领导好,想问一下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在电网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电网建设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做考虑和规划的。第一是输电通道的建设。我们考虑输电通道主要是合理地布局能源的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输电通道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一是资源富集,二是受端的电源结构和调峰能力,合理确定受电比重和受电结构。同时,在保证跨区送电的可持续性的同时,满足受端地区的长远需要,还能够参与受端的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1.3亿千瓦。电网建设的第二个考虑是优化区域主网架,加强省间联络。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性,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同时在规划中也要求严控电网建设成本。“十三五”规划刚刚我也说了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亿千伏安。同时在“十三五”期间坚持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经济高效原则,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

  三是配电网的建设,要加大配电网建设,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配电网建设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原则。其中中心城市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指标有较大提升。同时配电网建设我们也为电能替代、电采暖、港口岸电、充电设施等电能替代的有效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请您解释一下落实全额保障型收购制度将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合理水平”这四个字。第二个问题,煤电从9亿控制在11亿,绝对量增加了2个亿,就这个绝对量仍然是所有发展结构里面最大的,比如像其他的都在1亿以内,那么这两亿的火电主要分布在啥地方?发展这么多火电,对气、风会造成的影响?

  感谢你的提问,也是切中我们规划的核心。第一个问题是把我们的特别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包括风电和光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我们是怎么提出来的?我们有什么举措?在这里我也说一下。第二个问题关于怎么来控制煤电,怎么来控制在11亿,包括和其他新能源之间的比例分配是如何考虑的,我们下一步请学农司长来回答。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风电和光伏,各位明白现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非常严重,我们“十三五”规划要着力解决现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弃风、弃光的问题。弃风弃光的根本原因,我们分析一个是布局的原因;二是电网输送的原因;三是系统调解能力的原因。

  第一方面我们在风电和光伏的布局上在“十三五”要来优化,一些弃风弃电的地区要有序发展、适当放缓规模和节奏;二是坚持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并举的原则,以就近消纳为主,促进光伏的就近消纳。

  第二个问题是尽可能在电网上适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电网建设一是远距离输送,我们在利用现有已规划建设的输电通道着力加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外送力度。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运用西电东送的输电通道增加4000万千瓦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外送,同时我们也在配电网建设上加大了改造力度,希望能够通过配电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能够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以分布式、微电网的形式接入系统就近消纳。从电网建设上加强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接纳和消纳的力度。

  第三也是这次规划的特点,就是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从这么几个方面提升。一是要加大调峰电源的建设规模,第一是抽水蓄能,“十三五”期间建成1700万千瓦,同时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6000万千瓦;第二是建设一部分调峰用的气电,我们在规划中部署大概500万千瓦的调峰气电的建设;三是加大了燃煤电站灵活性的改造力度,加大煤电调峰的能力。在“十三五”期间部署热电联产机组要改造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8600万千瓦,大多数都用在增加“三北”地区的调峰能力,这是我们在增加调峰能力方面所做出的安排。

  我们所增加调峰能力的量是通过系统工程的办法优化出来的,我们的优化指标就是使当地的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这个合理水平是力争控制在5%以内,这个5%以内也是通用的一个控制指标,但各个地区情况还不一样,因此我们用“控制在合理水平”来表述。适当地弃风弃光,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更大,支持风电、光伏更大规模的发展。同时为了配合这些政策,我们还提出电网方面要加强优化,负荷方面要加强电能替代的力度,特别是利用低谷电能替代,特别是电采暖消纳的低谷的富余电力,同时研究推进峰谷电价的政策,推进各种辅助服务市场等等,通过这一些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并举,也是多措并举,保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我建议还是用“合理水平”比较好一点,因为5%左右是我们优化后的结果。

  肯定是比现在的弃风弃光率大幅度的降低。既增加了风光电的消纳,还可以基本保障风光电的盈利。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近年来我们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稳步的增长进入中高速,电力供需放缓的趋势大家也都看到了,煤电作为我们的祖国的主力电源在发展上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求放缓,全国用电增速从2011年的12%下降到2015年的0.96%,这个幅度下降得很大。到“十三五”用电增速预期是3.6%-4.8%,这跟2011年的12%相比幅度也是下降的。二是能源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耗比重从2010年的69.2%下降到2015年的64%。我国承诺,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分别达到15%和20%左右,未来煤电要继续为非化石能源发展腾出空间。三是煤电潜在的过剩风险逐步显现。大家都很清楚,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火电利用小时从2013年的5021小时到2015年降到4329小时,降低幅度很大,今年预期在4000小时左右,“十三五”后面几年我们预期这个小时数会促进降低。目前各个地方规划建设的煤电项目仍然较多,煤电的潜在风险很突出。所以规划中提出了“力争控制在11亿”,这还是要有政策措施来实施才能实现。

  目前我们有几个措施,一是实行煤电建设规划的风险预警机制,分成红色、黄色、绿色预警。这个预警机制可以有效指导各地煤电的规划建设。二是对已经开工或者核准在建的项目采取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等措施;三是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这一些措施应该说是“十三五”期间把煤电控制在11亿以内是能做到的,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也可以保障的,我们预测“十三五”用电需求是6.8到7.2万亿的空间,这里面也考虑了电力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那么第一可以轻松又有效保证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用电需求;二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出现电力富余;另外可以使煤电利用小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听了两位领导的介绍,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和力争淘汰煤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我觉得很振奋。我想请领导介绍一下电能替代的“十三五”主要目标。另外我刚才看了一下咱们的报告,也听了韩总的介绍,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规划是否表明了对清洁能源有优先发展的方针?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推进电能替代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环保治理上有咋样的意义?谢谢。

  这是分两个问题,谢谢你的提问。关于电能替代请学农司长回答。我来回答如何在规划中体现新能源发展优先的原则。

  电能替代的问题应该说是规划里面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则,电能替代在规划中也是很重要的考虑。我们大家都认为推进电能替代的意义非常重大,刚才这位记者也提到的,里面涉及环保等问题。现在大气污染的形势非常严峻,这几天北京的雾霾大家都很清楚,今天早晨我看稍微好一点。目前我认为主要是大量的散烧煤和原油的消费是造成现在这个雾霾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的祖国每年散烧煤据统计消费大概在7-8亿吨的水平,占我们煤炭消费总量的20%,这个量是相当大的,主要是采暖小锅炉、工业小锅炉、农村的一些生产生活领域,与美国、欧盟相比20%散烧煤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大量散烧煤未经洁净处理直接燃烧,使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这是我们考虑电能替代的主要背景。二是现在的汽车、机场等辅助动力装置,还有靠港船舶使用燃油这块我们和交通部等有关部门也有过会商,这也是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的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刚才韩总也说了,电能替代的电量很大一部分来自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这也可以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利用更充分。二是煤电这几年通过节能环保改造,排放水平大幅度的降低,无论是电能替代利用的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还是燃煤发电的电量,对分散燃煤的替代都会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做出重要贡献。

  “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对电能替代提出的目标是4500亿,按照这一个目标“十三五”末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7%,电能替代的意义非常大,是规划的重点任务,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祖国电气化水平,使广大人民享受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电能服务。另外电能替代将逐步扩大我们的电力消费,缓解部分地区现在面临的电力富余和系统调峰的问题,特别是个别地区严重“窝电”的问题,这样一些方面的意义都非常重要。

  我简要回答一下这位记者提到的关于在规划中如何体现新能源优先的原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常规、传统意义上电源规划主要是两个原则:一是满足规划预测的负荷需求,保证电力供应;二是根据经济性,用经济性最优的原则来确定建设的规模和种类品种。这次的规划为了突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又增加了一个关键性原则,也就是第三个原则——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次我们把这个目标定为硬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因此,我们在规划中就要充足表现出这一点。我们在电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优先布局清洁能源,在电力电量平衡的时候首先平衡水电、风电、光伏和核电,然后看这些电源能否满足电力需求,差额部分再用气电、煤电做补充,经测算,这样优先布局建设清洁能源,满足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个要求,确保实现我国对外的庄严承诺。这是贯穿整个《规划》中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优先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还体现在,比如在外送输电通道最大限度地考虑清洁能源的外送,在西电东送当中也有布局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富集地区包括水电富集地区、风电富集地区的规划建设外送通道。在消纳方面,我们也出台了多种政策,鼓励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在硬件、软件上做出更大的努力,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消纳能力,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在《规划》中体现绿色发展这条主线。

  我听到优先发展新能源十分高兴和振奋,我想问一下新能源有这么多种,未来发展新能源的比例或者优先发展哪一种新能源?另外在刚刚结束的能源变革论坛上我们了解到,很多专家或者是参会人员都说现在新能源,特别是光伏能源进入平价时代,有很多企业会担心之后发展光伏会不会比如取消补贴等,我想请问咱们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有没有一个规划?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规划其实就是电力统筹协调的规划,大多数表现在协调发展上。关于光伏,特别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我们下面还有一些专项规划,还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规划、风电规划、光伏规划、水电规划、生物质规划等其他专项规划。这些规划会具体回答你刚刚提的关于光伏今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模以及详细布局等等。在电力规划中主要是协调总量、布局以及外送,对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整个电力发展当中进行统筹协调,关于具体光伏的发展问题我们在专项规划中予以确定。

  “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层面没有发布统一的电力发展规划,“十三五”发布电力发展规划的意义在哪里?

  由于种种原因,“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层面没有发布统一的电力发展规划。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保障电力供应事关国家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同时“十三五”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环境、生态、资源等的硬约束慢慢地增加,能源的供给和消费结构也进入深刻调整时期,电力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编制和发布电力“十三五”规划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规划》的编制与发布主要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的策略的实际行动;是实施电力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强化规划引领的重要步骤;是电力工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是全方面实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次规划的意义十分重大。

  刚才看到《规划》的“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是3.6-4.8%,但是去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是0.5%,今年前三季度虽然增速达到4.5%但是因为今年前三季度气候有些异常造成不可比的因素,那么这个数据的制定会不会有些乐观?咱们是怎么考虑的?还有关于煤电,小于11亿,但是目前很多报道都在说我们现在在建的煤电规模已经是1.9亿,那我们怎么能够拦在11亿以内?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的规划电力需求预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基础。关于准确预测“十三五”未来五年的电力需求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规划其实就是从两年前开始做,准确预测2020年的需求难度确实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也是非常慎重的。能源局决定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预测,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首先,我们委托了几个咨询机构和著名的院校,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配合小康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数据,特别是落实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同时参考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在我们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他们当时的电力增长,另外,我们还分地区对今后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这一些因素,我们采用了常规和现代的预测方法,预测2020年的电力负荷需求。我们还听取了各有关方面的意见,经过有关电力企业和专家的反复论证,对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万亿左右达成共识,这个预期是各方面都可接受的。考虑到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这次电力规划中没有出一个数,而是用一个区间来预测。在这个区间内就是6.8-7.2万亿。我们又考虑到电力建设需要一段时间,比如大家都关心火电,煤电的建设期从规划到建设一般是三年左右,考虑到电力增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电力先行,保证电力供应,在规划中我们还留了2000亿千瓦时作为发展的备用(备用项目,不建设,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启动)。这样通过多种措施来适应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的不确定性。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11亿这个目标任务不轻松,但提出这个目标也有几方面的考虑,从节能减排、满足用电需求考虑,从煤电的合理利用小时等角度考虑,我们大家都认为11亿是既能确保电力供需也能够将煤电的利用小时控制在合理水平。但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刚才您讲得对,按现在已经开工、核准、在建的项目算下来,到“十三五”末,假如不控制就会到12.5亿以上,我们这里就明白准确地提出来,在“十三五”我们对现有的这个要压控1.5亿,这样就是11亿以下。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刚才我也谈到过,一是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这个是很严格的,红域是一定不可以再建和核准的,现在绿域是非常少的,全国也就那么几个省,从去年开始实施这个看来效果依旧很明显的。二是采取“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的三个一批的措施。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刚才韩总说了2000万千瓦,这是我们保守的估计。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前几年政府这方面的力度很大,好淘汰的大多数都淘汰了,后面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是这个事还得做,无论从节能也好、减排也好,每个方面来看落后产能的淘汰是必须的,根据现役的落后机组情况,因此我们定了一个2000万千瓦的目标。通过这几项措施力争在2020年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这个水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真诚欢迎各位关注、支持电力行业发展,形成共同推进电力转型升级的良好局面。受时间限制,今天发布会不能一一解答各位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多种形式宣传、解读《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协助我们做好相关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联系热线:021-33878606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7 欧宝体育官网在线. 沪ICP备14033863号-1